随着《社会保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贯彻实施,上海市社会保险争议凸显。而部分劳务派遣企业正在经历一个适应法律的镇痛期,因此劳动派遣争议也居高不下。这是记者从日前本市律师协会劳动法业务研究委员会举办的“2012年上海劳动争议处理案例研讨会”上获知的信息。会上,来自市律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市高级法院的有关人士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社会保险劳动派遣争议频发
2011年,本市各级仲裁部门共立案受理各类争议案件5.38万件,办结案件5.36万件;其中调解撤诉结案2.71万件,占50.37%;一裁终局结案1.27万件,占23.69%;为当事人追索劳动报酬及挽回经济损失共计4.18亿元。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和人事争议仲裁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中,社会保险争议凸显,局部出现案件激增现象,首次位居各类争议事项首位,成为本市主要的劳动人事争议事项。
据了解,社会保险争议集中显现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中小企业为规避社会保险法实施后产生的用工成本上升,采取减员、减产、外迁、业务外包等降低成本措施。同时,部分企业申报缴费基数低于职工正常月平均工资、缴费月份不足,另有部分企业和劳务派遣单位为规避本市城镇保险接轨和劳务派遣整顿规范,采取异地劳务派遣、外迁等引发争议,劳动关系因此受到明显冲击。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竺琴法官也表示,部分劳务派遣企业正在经历一个适应法律的镇痛期,劳务派遣纠纷和社会保险纠纷案件占到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在法院缩小社保费受理范围以后,2010年和2011年社会保险争议占比比较明显,此类关于保险基数,保险险种,工龄、工作年限,缴费年限等专业问题,案件审理难度比较大。竺琴告诉记者,劳务派遣行业无序化发展突显:“劳务派遣有灵活用工和促进就业的优点,但劳务派遣用工不规范、退回随意,对‘重要性、长期性、异地性’三性岗位怎么认定,如何确定劳务派遣单位有没有资质等问题,目前都缺乏法律指导,对案件审理也带来很大困惑。 ”
劳资双方皆应加强证据意识
工资争议始终是劳动争议的主要焦点,关于重要节日劳动者集中讨薪、业主卷款逃匿、低技术含量职工要求增加工资福利待遇、建筑项目工程结算前欠薪、加班确认、超时加班、工资标准、基数确定等的纠纷频发。
另外,去年本市关于劳动关系确认的争议明显增多。 2011年,全市各级仲裁部门受理确认劳动关系争议0.21万件,同比上升23.53%。劳动关系确认争议发生原因有违规转包、分包现象突出,劳务派遣与业务外包混淆,用工责任主体不明,政策边界掌握不够清晰等,主要发生人群是医院护工、房产保险经纪人、美容美发从业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超市理货员、承包人使用的人员、工作期限相对较长的非全日制工等。
竺琴表示,近两年来,因为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确认他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案件有所增加。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劳资双方皆应加强证据意识。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最高院理论责任分配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出证据,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加班费、社会保险费等案例中,劳动者无法提供跟用人单位的事实用人关系,就没有办法获得法律救济。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往往会因为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考勤制度、违纪员工处理程序和用工管理制度,导致在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的纠纷当中,因为举证不能而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