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服务热线:024-31688099

最新资讯

  • 公司动态
  • 政策法规
  • 求职技巧
  • 非公企业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探索
    非公企业劳务派遣工管理机制探索
         随着劳务派遣这一新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的迅速发展,劳务派遣工(简称劳务工)、使用劳务派遣工的企业和劳务派遣组织的数量急剧增加。劳务工的使用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优化人才结构、赢得竞争优势、推动企业的发展。但因“用人单位”、“劳务工”、“用工单位”三方面的特殊关系、《劳动合同法》的“特别规定”、企业劳动用工的“二元结构”造成劳务工的管理受到诸多制约,如何维护劳务工合法权益,提高劳务工的认同感、归属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生力军作用,一些非公企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建立充满活力的员工激励机制 
         1.完善分配制度。按照《劳动法》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岗位确定薪酬,由身份治理转变为岗位治理,调动员工积极性。合理确定劳务工的薪酬水平,制定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科学划分岗位等级、合理区分工资级别,按时为劳务派遣员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保障劳务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注重分配过程的公平,薪酬水平能高能低,薪酬待遇能增能减,充分发挥员工的内在潜力。     尽量缩小劳务工与正式工的收入差距。目前部分生产一线岗位已由劳务派遣工担起了重要角色和中坚力量,建立同工同酬机制,缩小同类岗位劳务工与正式工福利待遇之间的差距。     2.强化物质激励。一方面在完善分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的奖励措施,通过增加工资、奖金、福利和发放节日礼品等方式,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到。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绩效考评制度,对工作表现出色、工作业绩突出、工作成果显著的员工,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纳入重点培养对象,做到贡献和收入对等。例如鲁碧公司为了更好的改善劳务派遣员工的居住条件、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在专项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公司领导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建设单身公寓、完善职工书屋、足球场、俱乐部,并按时投入使用。     3.倡导精神激励。建立富有企业特色的精神奖励制度,劳务工与合同工一起参与评选“十佳青年”、“鲁碧女杰”、“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给予表彰,做到以能力留人、感情化人,既留人,更留心。不断激发员工的干事创业热情,使他们参与到小改小革、班组建设、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及各种文体活动中来,使他们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企业的成就感、得到承认的荣誉感。     4.加强沟通,促进了解。员工工作的主要动力在于得到承认和尊重。为此,各单位推行定期谈心制度,部门领导随时主动地找下属的劳务工谈话,客观评价他们的工作情况,共同探讨面临的问题,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征询他们对岗位轮换、晋职晋级等方面的意见。通过谈话,加强沟通,促进了解,增强劳务派遣职工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才干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二、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1.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无论是正式工还是劳务工,在政治上、工作上、人格上一律平等,都是企业大家庭的成员,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样享受带薪年休假、晚婚假、晚育假等各种法定节假日,所有员工与企业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2.营造完善的育人环境。企业完善用人、育人机制,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体系,强化对员工的教育培训。采取因需施教和学以致用相结合的培训措施,让员工更多的了解企业文化,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应根据员工的个人特点、能力、爱好和专业,加强对员工个人发展的指导与规划,重视员工个人职业生涯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完美结合,让广大员工合理选择职业发展通道,科学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学会自我加压、自我治理与自我提高,以员工的成长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构建科学的员工管理体系     1.充分尊重员工意见。劳务派遣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企业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建议权。     2.开拓员工发展空间。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让劳务工真正参与进来,能够发挥一技之长,使个人发展方向与企业的总体目标融为一体,让更多的人想做事,让想做事的人能做成事,主动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3.加强员工制度管理。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使每个员工清楚自己的责、权、利,促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对有非凡贡献的劳务派遣工进行大力地宣传和表彰,使劳务派遣工能够安下身来,与企业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建立优胜劣汰、长效动态考评机制     对于劳务派遣工,应根据其岗位的特点设置一定的试用期,试用期合格者才能继续劳务派遣,不合格者则予以淘汰出局。对于长期表现优秀的实干型人才和有突出成绩者,能够获得额外奖励和破格提拔、晋职晋级甚至转为正式员工的机会。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务派遣工问题最终会成为历史。这就要求非公企业对劳务派遣工的管理也要因时而变,逐步探索建立起一套切合实际的劳务派遣员工管理机制,从观念上逐步淡化劳务派遣工的思想界限,从制度上逐步打破劳务派遣工的身份界限,从文化上逐步融合劳务派遣工的心理界限,创新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劳务派遣工的潜能,这样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共赢,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