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机关事业单位除了正式人员外,还有大量的劳务派遣人员为什么这些单位招聘这么多劳务派遣人员呢?
首先编制数量不够是直接原因。编制数量实行严格控制,由当地编办(编委)统一核定、监督,各个机关事业单位想要多要一点编制名额很难,想要成为正式编制人员只有两条路,要么通过每年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要么通过人才引进、国企调任。否则基本不可能成为正式编制人员。
其次工作人员不够是主要原因。有些机关事业单位事务比较繁杂,比如公安、检察院、法院,只依華本单位内的编制人员无法完成工作量,需要招聘一些劳务派遣人员,充实工作队伍,比如辅警、书记员,还有市民中心服务窗口、各大医院收费窗口,这些工作人员绝大部分是劳务派遣人员,直接面对市民提供服务工作。还有像街道办事处、社区基层单位,需要处理的事情很杂,需要招聘一些劳务派遣人员,比如辅助人员、网格员。
最后劳务派遭成本低是现实原因。同样是在一个单位干同样的活,编内人员的薪资待遇是编外人员的3倍,这一点儿不夸张,等于用一个编内人员的薪资可以雇用三个编外人员,用人单位花最少的钱、招人干最多的活、承担最轻的责任,一举三得。很多劳务派遣人员抱怨干着同样的活甚至更多的活,结果新资待遇连编内人员的一半都没有,心里很不平衡,还容易背黑锅。
招聘大量的劳务派遣人员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用工紧张的情况,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编内人员数量虽然控制住了,但是编外人员冗杂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人员中除了一些公开招聘录用的人员之外,还有一些关系户,这些人员很多时候“形同虚设”,占据着岗位就是混日子,只拿钱不干活,不仅增加了单位开支,而且不产生任何效益,然后单位又不得不继续招聘劳务派遣人员,导致劳务派遣人员越来越多,单位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典型的恶性循环。
编内人员有了“编制”保护,大可以少干活甚至不干活,把事情准给劳务派遣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人微言轻,只能忍气吞声把事情做完。这种情况既容易造成懒政不作为、消极意工,也不利于单位内部团结,形成编内人员和编外人员相互对立。
不少地区已经意识到劳务派遣人员存在的问题,已经逐步清理规范编外用人情况,与编内人员一样控制总量,根据单位的整体工作量核定岗位、人员,确需用人的统一公开招聘,
不过也有不少劳务派遣人员调侃。招个劳务诚遣人员搞得跟编内人员一样,要经过等试、面试、体检、政审等一系列环节,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工资两千五。每次机关事业单位招鵾劳务派遣人员还有很多人员报名,要求都还不低,大部分都要求本科学历,少数岗位还要求研究生学历,一些地区编外人员招聘出现了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争一个名甗的情况,不得不说劳务派遣人员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