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源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执政为民,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主动改革,持续求进,深入探索服务为民和保障为民的新路子。加大政策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何雄向记者介绍说,济源市近年来的人社工作实现了不少全省“率先”。 “社保方面,我们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率先实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发放社会保障卡。就业方面,在全省率先把自主创业的农村劳动者纳入扶持范围,率先建立由各镇、街道财政参与筹集担保基金新机制,小额担保贷款放贷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全面开展。”
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的执政理念,始终贯穿在济源市人社工作之中。何雄告诉记者,自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首批城乡一体化试点市以来,济源市在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近年来,济源市通过改革创新,多措并举,实现了就业服务城乡均等化。从2006年起,确立了逐步统筹城乡就业的工作思路。2008年,将职业介绍补贴、技能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 “七补一贷”政策,扩大到城乡各类劳动者,通过全市16个镇(街道)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实现了就近就地办理各项业务。
此外,济源市一直致力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在全国尚未有成熟经验模式的时候,我们出台实施了 《济源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暂行办法》;2012年,又正式出台了实施办法,使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农保制度顺利并轨。我们还实现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充分发挥自身体制优势,敢于先行先试,将新农合、城镇居民和职工医疗保险并轨,将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统一纳入参保范围,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参保需求。”何雄说。
党的十六大以来,68万名济源人实现了从活得有保障向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新跨越。
截至目前,济源市城镇就业居民已达2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6年控制在3.5%以内。全市已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12亿元,扶持11092人次、小企业30户次自主创业,间接带动3.3万余人次就业。共2.03万人接受各类技能培训,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1070人。济源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9.85万人,参保率为99.26%。全市累计征收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费1.45亿元,解除了被征地居民的后顾之忧。已累计发放社保卡9万余张,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谈到将来的工作,何雄告诉记者: “我们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待遇水平有待提高,不同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需要缩小。另外,还需要建立就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与手机、电视、网络联动。”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何雄信心十足地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重、以民为先。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为目标,以服务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宗旨,主动改革,持续求进,力求先行,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政策研究,不断提升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和全民社保,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