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服务热线:024-31688099

最新资讯

  • 公司动态
  • 政策法规
  • 求职技巧
  • 促进社会成员更有尊严地生活
    【前沿观察】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促进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

      ■王继平

      进入新世纪,中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重要调整,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和谐和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关注不利人群接受职业教育和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证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促进社会成员特别是不利人群通过职业教育获得工作和生活的技能,能够更加有尊严地、体面地工作和生活。

      1 关注不利人群接受职业教育和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1.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健全资助政策体系。为保证每个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2006年这项工作从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实行,2007年在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实行,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和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并举的高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为辅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以国家助学金为例,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每人可获得2000元国家助学金,受助面达到高职学生的20%;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每人可获得1500元国家助学金,受助面达到一、二年级中职学生的90%。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首先对中等职业学校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的覆盖范围扩大,将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免学费政策范围。

      2.关注特殊群体: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残疾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帮助他们获得自立自强能力是促进公平的题中之义。通过职业教育能够使他们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最有效的方式。中国政府的政策,一是支持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在人口30万以上的县,要求独立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不足30万人口的县,在地市范围内,建设一所或几所特殊教育学校。二是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所有残疾人学生均享受国家助学金。

      3.关注弱势群体:实施农民和农民工培训。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城市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为此,中国政府从2004年起,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程的目标任务为:2004年至2005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培训工作机制,为大规模开展培训奠定基础;2006年至2010年,在全国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2010年以后,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农村劳动力培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4.关注欠发达地区:加大对中西部的扶持力度。为让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享受教育机会、公共教育资源,中国加强对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一是中央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二是在政策上向西部地区倾斜,如在免学费政策范围上,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三地州农村户籍的学生可全部享受。三是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积极开展城市对农村、东部对西部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和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采取分阶段、分地区的办学模式,学生入学后的前1至2年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学习,其余时间在东部地区和城市学习。2010年,东西部合作办学跨省招生超过30万人。

      2 加强公平性制度建设,保证社会成员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1.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中国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的保障上,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职业教育公平性的制度建设,保证社会成员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在职业教育资助贫困生制度建设方面,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就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作出具体规定。这一系列文件的制定与出台,使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建立经费分担机制。在责任划分上,中央与地方、相关部门及学校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采取了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经费合理分担的办法,在资金投入、资助范围、资助标准及资助方式等方面,统筹考虑中央和地方,兼顾地区差别,其中西部地区,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8:2;中部地区,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6:4;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负担,中央财政适当补助。

      3.尊重受助者多样选择:采用多元混合资助方式。在资助方式上,中国政府的职业教育公平政策尊重受助者多样选择。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根据各类学校的不同特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取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进行资助,充分发挥政策的整体效应。对不同学校的学生又各有侧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以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为辅;解决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顶岗实习等为辅。

      3 增加人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社会成员整体技能水平

      1.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公平政策的实施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加快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进程,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了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2000年,中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42.8%,2010年提高到82.5%;200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2.5%,2010年提高到26.5%。2009年,中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2.4年。

      2.促进了教育结构优化。公平政策的实施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优化了教育结构。高中阶段教育改变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实现了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改变了类型单一的状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猛发展,占居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3.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公平政策的实施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缓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整体技能水平,缓解了因技能缺失而产生的结构性失业,提高了社会就业水平;通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扶持,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能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实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技能向城市转移,并在城镇稳定就业。

      4.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公平政策的实施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人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让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人获得知识,而且让人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教育不是为了得到一纸文凭,而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公平的重要途径,促进公平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使命。